首页
集团概况
新闻资讯
业务领域
党群工作
社会责任
人力资源
招标采购
集团自媒体

资溪高速“1234”工作模式助推产改纵深发展

资溪高速在强力推进产改工作的过程中,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通过探索“强化一个思想引领、拓宽两个晋升渠道、搭建三个提升平台、优化四项激励机制”的“1234”工作法,持续打造产改新模式,使“产改红利”惠及职工,“产改之花”争相绽放,较好地推动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纵深发展。

资溪高速1.png

强化一个思想引领,让产业工人有信念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,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谋划产改清单、统筹产改资源、推动产改的全过程各环节,确保改有目标、改有力量、改有支撑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,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、大政方针的宣传宣讲,开展志愿者活动,引导广大职工投身中心工作。 

资溪高速2.png

拓宽两个晋升渠道,让产业工人有奔头。开展员工内部跨岗学习、挂职锻炼与业务培训,形成上下左右贯通、科学合理的人才交流锻炼格局,累计开展内部跨岗学习13人次。畅通职称发展通道,不断拓宽员工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位晋升通道,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与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和职称认定的考试,实行职称奖励机制。 

资溪高速3.png

搭建三个提升平台,让产业工人有舞台。技能人才培训平台——坚持“全员大培训、常年不断线”工作思路,多次承办路桥党委党代会及发展对象培训班,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,谋划举办主题教育及党的二十大轮训班。今年以来,资溪高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、星级评定9次,星级一线职工占比75%,力争培育出一支勇于创新、敢于突破的高素质、高技能人才队伍。劳模创新工作平台——积极谋划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,成功创建“竹石”机电创新工作室,大力开展技术攻关、技能培训、经验交流等活动。聚焦“作示范、勇争先”目标要求,资溪高速隧道照明LED灯具年耗费用节约50万元。岗位技能转变平台——针对收费员岗位特点,积极探索“收费机器人+运维一体化改革”模式,引进全省第一家智能收费机器人,实现收费人员向运维员的角色转变,选派6名收费员到资溪中石化培训学习,让收费员“变身”加油员,为企业储备新型人才奠定基础。

资溪高速4.png

优化四项激励机制,让产业工人有获得感。政治激励机制——坚持党员发展向关键岗位、生产一线倾斜,提升产业工人发展党员比例。2023年,1名技术能手、1名业务能手和1名一线员工被计划纳入党组织,产业工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100%。薪酬激励机制——结合薪酬套改,发放学历、职称津贴补贴,极大地提振职工学技能、强本领的信心。成果激励机制——制定印发《资溪高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》《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》,设立技术革新奖、科技进步奖、科技成果转化奖、发明专利奖、“金点子”奖和科技创新先进部室奖等多项奖励,不断推动企业管理、技术、工艺创新,着力促进改革发展提质增效。荣誉激励机制——通过月度绩效考核划档,年度设立“优秀员工”等奖项,召开劳模表彰大会,开设“劳模风采”宣传专栏,充分挖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,让高技能人才更受尊重、更有尊严、更显价值,引导职工争当有理想、守信念的最美奋斗者。

本文来源:资溪高速